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挖掘黄河文化的教育价值,丰富黄河流域中小学生研学资源,推动青少年黄河研学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进一步引导青少年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省教育厅决定联合沿黄八省(区)教育厅共同开展第二批黄河流域精品研学课程评选活动,现将我省课程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主题
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二、评选范围
我省黄河流域研学联盟成员单位、优秀社会实践教育(研学)基地,各省辖市、直管县(市)教科研机构、中小学校依托我省黄河研学资源,设计开发并已实践应用的研学课程。重点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设计,可侧重于黄河文化传承、黄河生态安全、黄河滩区建设、黄河水资源保护、黄河资源利用和黄河科技创新等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鼓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及中小学校与资源单位联合开发课程参评。
三、课程要求
(一)主题鲜明。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育人导向,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黄河特色教育素材,做到主题明确、层次分明,突出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科学实用。课程涉及的知识没有科学性错误,课程实施对象应指向特定学段,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线路规划合理,时间安排紧凑适度;过程性学习任务或课后作业契合研学目标要求;课程具有良好的示范性。
(三)内容丰富。课程应内容充实、实践性强,主题化、单元化特色突出;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出可供学生选择使用的行前、行中和行后等相关资料;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施课程。
(四)保障安全。安全注意事项细致准确,课程实施安全规范,与学习资源相契合,有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科学有效,安全应急预案详实规范。
(五)评价完整。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完整规范,评价指标照应目标,标准科学严谨,方式简便易行,结果客观规范,可在适当范围内、通过适当方式进行呈现。
四、申报程序
(一)申报名额。我校可申报 1 节。各教学单位可向学校推荐1节,每门课程主持人 1 人、研发参与人员不超过 5 人。
(二)申报资料。
1.《黄河流域精品研学课程申报表》(见附件省教育厅通知,纸质版及电子版)。
2.能够证明课程实施效果的相关支撑材料,包括:5 张以内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单张大小不超过 2M,格式为jpg 或 png;不超过 3 个体现实施课程过程的视频资料,单个视频大小不超过 300M,格式为 mp4(电子版)。
五、有关要求
各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2 年内不得参与黄河流域精品研学课程评选活动。各单位要于 6 月 26 日前将课程纸质版及电子版报送至教学评估与质量控制中心322房间。(联系电话:0371-61912753)
关于组织开展沿黄九省(区)第二批黄河流域精品研学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pdf